0208【六年发展计划书】_大宋泼皮
长佩文学 > 大宋泼皮 > 0208【六年发展计划书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208【六年发展计划书】

  大宋泼皮正文卷0208【六年发展计划书】看了一阵热闹后,围观的读书人神色各异的散去。

  这些读书人三三两两凑在一起,低声议论。

  “李兄觉得如何?”

  “胥吏就是胥吏,前六甲的试卷吾看了,韬略有余,文采不足。就连那头甲何隽的考卷中,也至少有三处声韵错误,若是吾等上场,前六甲手到擒来!”

  “哈哈哈,确实如此。”

  听着好友不屑一顾的嘲讽,一名书生却微微皱起眉头。

  见状,有人问道:“王兄何故皱眉?”

  那书生沉吟道:“此次锁厅试,怕是没那么简单。”

  一旁的好友摇头失笑道:“王兄莫要杞人忧天。”

  “但愿罢。”

  王姓书生微微一笑,眼中却闪过一丝嘲弄。

  心下已经决定,往后当摈弃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,改往实践方向发展。

  此次锁厅试考卷透露的信息,已经相当明显了。

  他们这位县长,对诗词歌赋没兴趣,只欣赏实干派。

  第一甲何隽的考卷,他认真看了,每一个时政策论的答题都条理清晰,步步推进,称得上字字珠玑。

  这帮蠢货,竟然还瞧不起人家,当真可笑!

  ……

  傍晚。

  忙碌了一天的袁工匠,踩着夕阳的余晖回到自家府上。

  “阿郎回来了!”

  刚进门,管家便迎上前,拿起掸子动作轻柔的拍打袁工匠衣衫上的灰尘。

  袁工匠站在那里,神色略显尴尬,显然还不适应。

  管家开口道:“阿郎,今儿个公差来府上了。”

  袁工匠忙问道:“可是县长寻俺?”

  “是来送官服与告身的。”

  管家语气中带着喜意。

  闻言,袁工匠心头一喜。

  一路穿过垂花门,就见自家婆娘在正厅里忙碌着。

  祖先的牌位被摆在高台上,下方摆放着一盘盘祭品。

  见到这一幕,袁工匠不由一愣:“这是干甚?”

  “当家的回来了。”

  袁洪氏唤了一声,旋即解释道:“今儿个公差送来了官服和告身,如此光宗耀祖的大事,自然要给袁家的祖先们报喜。”

  袁工匠是匠籍,世代为官营作坊办差,按照士农工商来排序的话,匠人属于良籍。

  但说是这么说,实际上匠籍的地位十分低下,比之胥吏好不到哪去。

  能从一介匠人,摇身一变成为工科院的官儿,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,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喜事。

  袁工匠点点头,默认了婆娘的做法。

  见他愣在原地,袁洪氏催促道:“当家的,你还愣着干甚,快且去将官服穿上,若是不合身的话,俺连夜改一改。”

  袁工匠呵斥道:“你懂个甚,官服岂容私改,俺若卸任,官服还需还给县长!”

  “竟还有这般讲究?”

  袁洪氏先是一愣,旋即疑惑道:“可今日来的公差,跟俺说若是官服不合身,让俺自去寻裁缝修改。”

  事实上,袁工匠说的确有其事。

  官员的朝服由朝廷统一发放,不得擅自私改,卸任后需将朝服上交回朝廷。

  南宋庄绰所著的《鸡肋编》中,记载了一个故事:有个叫任忠厚的四川人,身材十分高大,考中进士后被授予官职。可是当他领到官服后发现,官服穿上时才到脚踝,如此不伦不类,实在有违官员威望。

  于是,上报给朝廷,希望可以重新发一套,结果却被臭骂了一顿。

  韩桢命人制作的官服,都是统一码数,考虑到官员高矮胖瘦不同这一点,他特意吩咐裁缝,将朝服做大了一号,就是为了方便官员改制。

  “既是县长吩咐,那就能改。”

  袁工匠说着,急匆匆的来到后院。

  洗了个澡后,换上一身干净的里衣回到正厅。

  只见他动作轻柔的捧起桌上官服,穿戴在自己身上。

  小心的模样,如同在穿一件羽衣,生怕动作大一些,便会将官服弄破。

  绿色的朝服极为宽大,袁工匠身材中等,此刻颇有些沐猴而冠的意味。

  袁洪氏提醒道:“当家的,官帽。”

  “哦哦。”

  袁工匠点了点头,拿起官帽戴上。

  还真别说,随着官帽戴上,原本如老农一般的脸庞上,立刻显现出一股威严之意。

  人靠衣装马靠鞍,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。

  尤其是官员的朝服,乃是织造府的大匠专门设计,就是为了突显威严。

  上下打量了一番,袁工匠神色忐忑道:“如何?”

  “竟真有几分官老爷的威势了。”

  袁洪氏双眼放光,语气中充满了自豪。

  得了自家婆娘的夸赞,袁工匠心头欣喜,轻轻抚弄着官服,啧啧称奇道:“到底是官服,这料子只怕是上好的蜀锦。不过俺觉得有些太大了,穿在身上松垮垮的。”

  袁洪氏笑道:“俺今晚给你改一改。”

  “好!”

  袁工匠应了一声。

  袁洪氏忽地问道:“对了,当家的。这工科院院长,是几品的官儿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袁工匠抚弄官服的手不由一滞,略显尴尬道:“县长没说。”

  上次太兴奋,以至于忘了问。

  袁洪氏撇嘴道:“哪有伱这样的糊涂官儿,连自个是几品都不晓得。”

  “俺得空了去问一问。”

  虽然寻县长问自己是几品官儿这种事,着实有些尴尬,但自家婆娘说的也有道理,连自己是几品都不晓得,那这个官儿当得也太糊涂了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翌日。

  何隽早早地便起了。

  穿上崭新的朝服,戴上官帽,对着铜镜仔细检查一番仪表,确认没有问题后,这才推开卧室大门。

  他现在住的地方,是韩桢安排的公家住所,类似后世的大杂院,二十多名胥吏共住一个院子。

  推开门,迎面便见屋子同样走出一人。

  此人名唤卢岩,昨日放榜之时,高中第四甲。

  卢岩穿着一身青色朝服,面容俊朗。

  两人相视一眼,何隽拱手笑道:“卢兄早!”

  “何兄早!”

  看着何隽一袭绿色的朝服,卢岩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之色。

  袁工匠这等粗人不懂,但他们却懂。

  在元丰改制之前,宋朝官员三品以上着服紫,五品以上着绯服,六七品服绿,八九品服青。

  神宗改制之后,一品至四品着紫,五品至六品着绯,另外取消了青色朝服,七品至九品统一着绿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ec13.org。长佩文学手机版:https://m.cec13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