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46【舆论战】_大宋泼皮
长佩文学 > 大宋泼皮 > 0246【舆论战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246【舆论战】

  若真是这样,那还打个甚么仗,双方将领直接在沙盘上互相推演,一决胜负就行了。

  他要在朝贺祭天之时,向上天表述自己的功绩。

  张和眼中透着炽热的战意,语气自信道:“如今魏都统已经拿下章丘,只待整顿好西军战俘,便可集合兵力,南下历城与西军主力决战!”

  第二日,中贵人便带着这份战报匆匆赶回开封府。

  事实上,这段时间青州日报,每日都会刊登关于战事的时闻。

  闻言,韩桢陷入沉思。

  在赵宋没有反应过来之前,击溃西军,拿下山东。

  李邦彦眼珠子一转,答道:“启禀陛下,已取得一些成效,目前东京城内已再无卖报的小贩,不过微臣得到消息,明面上没人贩报,但私下里却依旧在流通。”

  兵贵神速!

  他们打的就是闪电战,核心就在于一个快字!

  在赵宋这台国家机器彻底运转之前,一举奠定胜势。

  再过几日就是年节,每逢年节朝廷都会举行盛大的正旦大朝会,宋徽宗对此格外重视。

  否则一旦慢下来,陷入持久战,韩桢必输无疑。

  歪打正着,搅乱了他的战略意图。

  尤其是文章版块,每日一期不同学派的文章,洛学、新学、蜀学换着来,一个比一个激进。

  这则小故事,放在后世,人们看了只会会心一笑。

  宋徽宗挥挥手:“且退下罢。”

  总结起来就几句话,西军确实受挫,但并非大败,都怪杨惟忠刚愎自用,好在他梁方平率兵驰援,及时止损。总体局势一片大好,历城马上就要攻下,突然冒出的青州军也不值一提,顷刻间便能镇压。

  其实在最初制定的计划中,他并不想过早的与西军主力决战。

  真到了那时候,即便打退了西军,手下也只剩三五千残兵,如何能挡住几十上百万的大军?

  原道是有一小报刊登了西军大败的时闻,官家是来求证真伪的。

  宋徽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,而后转头看向李邦彦,问道:“李卿,打击小报之事办的如何了?”

  接连两次大败,连王渊与刘光世这些将领都被俘了,瞒肯定是瞒不住。

  只要拿下山东,他才真正拥有与赵宋掰手腕的资本。

  不过,战争就是这般波诡云谲,变幻莫测,哪里会按照最理想的情况进行。

  “县长,虽战略意图被搅乱,但对我们而言,并非都是坏事。梁方平带走了一万步卒,以及仅有的三千骑兵,如今驻扎在历城的西军只有不到五万,以及八九万战俘。”

  张和问道:“新市镇中的黑山贼若不降怎么办?”

  杨惟忠并非庸才,就算没有梁方平来这么一出,他也会意识到禹城的重要性,从而派兵驻防。

  ……

  短短几日时间,便已敛财数十万贯。

  又说韩桢当年刺青之时,本想纹一头狼,结果纹完发现是一头斑斓猛虎。

  所以,最理想的情况,是尽可能拖延决战时间,利用西军粮草辎重补给为诱饵,迫使西军与自己打小规模遭遇战,尽可能的消灭西军有生力量。

  比如韩桢八岁那年,在山上放牛,结果遇到一个邋里邋遢的老道士。

  对于各地读书人的投稿,也是来者不拒,甭管多激进,你敢投,我就敢登。

  韩桢摆摆手,冷声道:“待击退了西军,我有的是时间收拾他们!”

  一觉睡了百余年,又不修边幅,仔细想想,还能是谁嘛?

  大名鼎鼎的睡仙,陈抟。

  这让梁方平有些摸不着头脑,前几日不是才刚呈了捷报么?

  一番打点过后,他这才从中贵人口中套出内情。

  类似这样的小故事,每日都会刊登一则。

  李邦彦高声应道。

  因为持久战,比的就不仅仅只是军队战力了,而是战略纵深、人口总数、粮食产量、铁矿、煤矿等战略物资储备。

  可这会儿的百姓,却深信不疑。

  届时,是谈是打,主动权都握在韩桢手中。

  有斥候营的优势,有重甲骑兵在手,又有火器这样的大杀器,小规模遭遇战,西军没有丝毫胜算。

  而且,这故事编的还很鸡贼,故意没说老道的名号,偏偏又留下了线索。

  百姓喜欢看这些,读书人则嗤之以鼻,他们更喜欢看邸报的时闻和文章版块。

  “得令!”

  千万别小瞧这四五万份,这会儿不同后世,一份邸报往往数十,甚至数百人传阅。

  比如普通百姓,往往是几十号人,一人出一文钱,凑钱买一份小报,然后剩下的钱,请个读书人念给他们听。

  一个几万人的县城,两三百份邸报就足以彻底覆盖了。

  不好意思啊,今天我妹结婚,回来晚了。稍后还有一章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ec13.org。长佩文学手机版:https://m.cec13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